城市影像記錄
航拍道(dào)路攝影建築攝影水務攝影城市攝影影像博物館
《鵬城史記》系列⑩:深圳“國(guó)門”紀事(shì)

深圳40年

滄海桑田


我們感歎它的奇迹

在奮鬥前行的時候

卻有一批攝影工作者

用苦行僧的方式

承擔了紀錄深圳曆史的責任


甲骨文傳媒

作爲深圳曆史的紀錄者

特别策劃了《鵬城史記》系列


微信圖片_20200717150137.gif


將(jiāng)隆重推出一批從未公開(kāi)的曆史老照片

給深圳市民呈上一個

曆史文化饕餮盛宴


同時

向(xiàng)默默紀錄深圳城市曆史的攝影工作者

緻敬


微信圖片_20200717150140.jpg


國(guó)門·記憶


新中國(guó)成(chéng)立之初

羅湖口岸是深圳唯一的口岸

改革開(kāi)放後(hòu)

羅湖口岸客流量大增

成(chéng)爲名副其實的

“天下第一關”


image.png

新中國(guó)成(chéng)立時,入境旅客檢查棚現場。


image.png

50年代初期的深圳火車站。


image.png

50年代後(hòu)期的文錦渡橋。


image.png

50年代的深圳火車站。


image.png

60年代,青年河一帶,沿河的路是和平路,僑社和海關辦公樓就在這(zhè)裡(lǐ)。遠處的茅草房是漁民村。圖爲羅湖山從東往西拍攝。


image.png

1973年,深圳火車站西出口及西廣場。


國(guó)門·紀事(shì)


你以爲邊防官兵隻會(huì)巡邏檢查?

no no no


image.png


大躍進(jìn)時期

能(néng)看到他們煉鐵的身影

三年自然災害時期

能(néng)看到他們耕作的畫面(miàn)

哪裡(lǐ)有需要

他們就會(huì)在哪裡(lǐ)


image.png

1954年,中央慰問團到深圳慰問邊防部隊,邊檢官兵與其它部隊官兵在火車站歡迎慰問團的到來。


image.png

1958年,部分官兵在入境走廊頭留影。


image.png

1958年,深圳邊檢官兵跟随大躍進(jìn)浪潮,燒炭煉鋼鐵。


image.png

官兵們把山上的雜樹砍了,用于漚炭煉鐵。


image.png

1959年至1961年,三年自然災害時期,爲減輕國(guó)家負擔,深圳邊檢站辦起(qǐ)來了農場,以養爲主,種(zhǒng)植爲輔,解決了不少困難。圖爲邊檢官兵在深圳河邊的菜地勞作後(hòu)返回營地。


image.png

60年代,官兵們自己動手制造檢查工具。


image.png

60年代,官兵們在禮堂開(kāi)會(huì)。


image.png

1960年春節防護期結束,全站官兵在禮堂會(huì)餐慶祝圓滿完成(chéng)任務。


image.png

1968年出席省軍區會(huì)議的代表歸來,檢查站領導與代表們及部分官兵合影。


image.png

60年代人們拍照的經(jīng)典造型。


image.png

官兵們上班前,在羅湖橋頭學(xué)習毛主席語錄。


image.png

1975年,部分新兵在籃球場訓練。


image.png

邊檢工作人員在羅湖橋上查驗入境旅客證件。


image.png

邊檢官兵在羅湖橋頭實行“行李随人、逐個檢查”的查驗方法對(duì)入境旅客實行檢查。


image.png

邊檢人員既要查驗證件,又要檢查行李,由于場地狹小,候檢場地常常出現擁堵,邊檢采取部分行李抽查的方法。



一張照片

一個故事(shì)

一段記憶

一樁曆史

向(xiàng)創造深圳曆史奇迹的人們鞠躬

向(xiàng)紀錄深圳曆史的人們緻敬



陳煥 | 供圖

莊婷婷 | 撰稿

沈迎彥 | 策劃

版權所有

轉載請聯系我們


上一個: 《鵬城史記》系列⑥:深圳解放了!深圳開(kāi)放了!源自香港首次公開(kāi)的深圳老照片
下一個: 《鵬城史記》系列⑪:《深圳青年報》的黃金時代
20年行業經(jīng)驗|城市記錄者|深圳市政府推介的著名傳媒機構
電話:0755-2528486   傳真:0755-25783380   網址:www.cnjgw.net.cn
郵箱:jgwwh@aliyun.com    地址:深圳市羅湖區清水河一路博隆大廈1204
Copyright © 2000-2019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深圳市博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.